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战 (第1/2页)
风中苇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看书网xxdcj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函谷关外,弥勒教的教主白鹤渊正率领着弥勒教十三堂的堂主和手下的教众,静静地隐藏在陕中官道的荒草之中。函谷关是西北第一大关,进入关中的必经之道,关防上常年驻守着十几万军队,鲜明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“教主”玄武堂的堂主轻声说道,“这函谷关上大明官兵这么多,我们这十三堂的主力总共只有八万余众,硬打起来恐怕不是对手啊。”
“谁跟你说要硬打了”白鹤渊一羽扇拍在了他的头上,“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,遇事情不要冲动,要先智取。这函谷关光是城墙就有百丈之高,守关大将是原来的山西督师孙传庭,这可不是小角色。当年他在山西的时候,就连闯王高迎祥都没吃到什么便宜。他手下亲兵都是从陕西榆林等地招募过来的秦人,号称秦军,勇猛善战。城头上更有火器坚守,你怎么硬打?”
“难道说教主有妙计?”旁边的朱雀堂堂主眼神一转,凑到了白鹤渊的身边,“依属下说,这函谷关号称西北第一险关,主要就是其扼住了中原与关中之间的交通要道,并且依山而建,山势陡峭,不好搭建云梯。若是能够打开这函谷关的城门,那么明军虽有十万之众,属下认为不是我们弥勒教的对手。”
“你说到点子上了”白鹤渊夸赞道,“没错,现在的问题核心就是怎们能够打开这函谷关的大门,然后领军出关,进军河间,给京师施加压力,一定要把魏忠贤给逼出来!”
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”玄武堂堂主说道,他是一个急性子的人,不愿意听这背后的机锋交错,“教主你吩咐吧。”
“不要急”白鹤渊说道,轻轻地笑着,“我在等消息,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马上他们就会自己出来了。”
函谷关内,中军大营中
孙传庭正坐在大帐之上,秉烛夜读。这几天关中地区不太平,闯王高迎祥已经尽攻渭南之地,就连渭南的主城陇州也已经失守了。整个陕西局势一片大乱,陕北农民军起义也是风起云涌,北境仅仅只剩下长安城一城还在坚守。形势已经到了火烧眉毛,图穷匕见的时候了。
他长叹了一口气,轻轻地合上了手中的书。他正在看三国志关羽传,不过现在这个局势,就算他有武圣的战力,恐怕也难以扭转这败局之势。大厦将倾,岂是一人之力能够扭转的。
帐外突然传来一阵芦笛之声,这可是南方之物,想来是从淮南之地征调过来的士兵们正在吹着,聊寄自己的思乡之情。
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”孙传庭哀叹一声,突然感到一阵烦闷,便起身走向窗边,穿上了挂在那里的战甲。这是当年他在山西大破农民军起义之后,皇帝在殿堂之上御赐的铠甲。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,他仍然穿在身上,以显示一生尽忠,忠心无愧。
他缓缓地走出了帐门,牵出了拴在帐边木桩上的骏马。他虽是文官进士出身,但是也已经投笔从戎数年之久,带兵从河南一直打到陕西,长期的战场经历已经将他磨炼成一个优秀的作战指挥官。他习惯将马匹拴在营帐的旁边,以防在敌军夜袭的时候自己可以迅速进入战斗的状态。
他缓缓地松开缰绳,任由骏马在关城之中肆意地狂奔。呼啸着的狂风穿过他的发丝,他享受着骏马狂奔带来的高速,这样他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焦躁与不安。外面基本上已经兵临城下了,老对手高迎祥又卷土重来,他的心头隐隐有一丝不好的预感,似乎这函谷关就将是自己最后的战场了,可能也是自己的埋骨之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