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身苦心亦冷,何处觅知音 (第2/2页)
藏言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看书网xxdcj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我说完脸红了红,这样不要脸的讹上救命的恩人,我也是实属无奈。
她含笑不语,只淡淡的又饮了一口茶水,道:
“这茶并不稀奇但也矜贵,胜在味甘醇厚,香气浓郁,人称玉兰香片。”
我低头看了看桌上的茶盏,她昂首轻轻撇了我一眼,又道:
“这样的茶在我倚翠阁多也是粗使的奴婢丫头常用。”我的心头一凛,这是在给我上眼药呢。
我慢慢挺直了脊背,转头向她。
“姑娘稚龄便盛有才名,但我倚翠阁这样的姑娘又何止万千?”她拢了拢头上的碧玉青鸟衔合欢簪。“每个青溪河上的女子的身世说出来桩桩件件都是飘零如柳絮,我若人人都帮,那倚翠阁也便不用再开了。”
听到了这里我的脸红了白,白了红,转了几次。
“既然公子救下了我……”
我话还没说完,她便打断我。“姑娘睡了两夜,莫是昏了头了,休要再提方才那位公子,云泥之别不足以喻你与他。你若是不存这份心思,我边云娘也不是不能相救与你,但现在……”
她沉吟“你便自去吧。”
话说到这个份上,我知事情已无转圜的余地,身子更是冷到了底,再也无法在这椅子上坐的下去,只能起身向她拜了拜,掀开帘子离去。
这真的是一个让人的心时常堕入无边冷寒地狱的世界。在芙蓉楼和青溪河,拥有自由身的人寥寥无几,大部分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贱籍,称斤论两的被人践踏着身体和尊严。如果我逃离这里,身上没有银子没有户帖○2,比现代的一个盲流都不如,连自由活着的权利都没有,只能做一个贱民,也就是一个奴隶,那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践踏我的身体和尊严。我除了回去芙蓉楼,并没有第二种选择。
门外守着一个约莫二十的女子,她向我福了福,只说了一句“姑娘请随我来”便自己顾在前面引路,并不与我搭话。
我一路跟随着她,穿过一片清幽的环境。一阵琴音悠然入耳,我这几个月虽然只是学了一些古琴的皮毛,却是喜欢上了古琴这门手艺,这琴声听起来恬淡如意,细细品来还有些天远地阔的豪情,我心头一直郁结难解的痛苦在这琴声的抚慰下,有了一丝纾解。我略略驻足一听,可惜这样的琴声也许这辈子也只得这一次了吧。回到芙蓉楼后,不知还能否囫囵个出来。
“此生自断天休问,独倚危楼,独倚危楼,不信人间有别愁。君来正是眠时节,君且归休,君且归休,说与西风一任秋。○3”
我和着这琴曲低低的吟着这首辛弃疾的《采桑子》。这琴声似乎听到了我的低吟,略一滞之后,和着这阕词,琴声中也带了些许愁绪。真真是一曲肝肠断,天涯何处觅知音啊。
我吟完词后,向琴声处看了看,不再流连,转身和带路女子离去。
1唐?李贺?《李凭箜篌引》中形容李凭箜篌技艺的句子,我拿来形容边云娘的嗓音。
2户帖,古代的户口。没有户口的统统都是奴隶的干活。没有五险一金和工钱,做工做到死为止,主人可以随意打骂买卖婚配。直到明清依旧如此。且唐代以后,几乎不会再有像卫青卫子夫这样奴籍出身走向人生巅峰的,除非你能像朱重八那样敢于造反并且造反成功。穿越这碗饭,真的不好吃的说!
3南宋?辛弃疾?《采桑子》辛弃疾是我非常喜欢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。他一个满怀抱负的肌肉男,硬能写出“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”的锵锵铮鸣,软能写出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温婉情怀,真的是有意思到原地爆炸的古人。
------题外话------
上一章字数少的可怜,这一章补齐。
,!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