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国士无双【十】 (第2/2页)
吾九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看书网xxdcj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蔡安降夏之后,或许是为了弥补之前射伤夏君的过失,数出奇谋,夏兵由捷道长驱直入。惊惧之下,魏君亲自率兵而战,于战乱中,魏君败亡。
这时候其他诸侯国坐立不安,纷纷出兵直逼魏国边境。一方面是想遏制夏国的步伐,一方面也是想要趁机分食魏国。
夏国见好就收,扶植了年方五岁的魏国公子祁继位,留下在魏国颇有威望的蔡安与另外数名谋士“辅佐”魏国新王,然后班师回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夏国还顺带将魏国数名权利颇重的士大夫处死了,对外宣称他们在之前的魏国叛乱中有所图谋,一副的确是在为替魏国平定叛乱的做派。
自此,魏国名为国,实为夏郡。
其他的诸侯国虽然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但是夏国如今兵力正强,雄霸一方,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与夏国发生冲突,无奈之下,只能将军队撤离魏国。
事实上,这是傅白针对其余诸侯国提出的“权衡”之策。
不直接灭了魏国,使其余诸国不至于受刺激太过,拼死联合攻打秦国。扶植不谙世事的稚童为君,留下原本就是魏国大将的蔡安掌控魏国,以免激起魏国旧臣太强的反抗。而为防止蔡安独权后反叛夏国,又留下其他谋士制约他。
君主之术,权,势,御。
不过如此。
傅白知道只要是一名稍有野心的君主,就不可能容忍自己的臣子比自己更适合担任君主。这种权谋之策出现在臣子身上,那么等待危局过去,这名臣子也离死不远了。
然而傅白并不担忧此事。
他与卫子君签订的契约,已经快要完成了。
姬晏登位的第五年,秋。
这一年,数场战争在诸侯国之间爆发。越国北上伐齐的中途,转而攻楚,楚国与越国素有仇怨,两国陷入混战。楚国遣人向齐国求援,齐国兴兵伐越。趁着齐国,楚国,越国陷入混战之际,夏国趁机连同魏国——此时的魏国其实已经算是夏国了——吞并了处于魏国国土包围中的韩国。
魏国,韩国的土地为夏国占据,瞬间夏国坐拥中原的半壁江山。
这时,余下的诸侯国来心生恐惧,想要联合起来攻打夏国。
只是为时已晚。
夏国并不急着继续吞并其余的诸侯国,转攻为守。而魏国韩国无一不是中原重国,地理位置极为重要,以前各自为政互相对峙的时候,还体现不出来,现在被夏国兼并后就展露出来了。
有魏国韩国阻隔在中间,余下的诸侯国无法联合在一起攻打夏国。而单一的诸侯国又无法抗衡夏国。
夏并六国已经成了大势。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傅白向姬晏告病请辞。
如今,只要一谈到夏国的强盛,就与夏国的相国分不开。夏国的战车碾压过哪里,夏相之名就在哪里传开。相国卫子君之名在夏国如日中天,可以说夏国可能会有人不知道国君是姬晏,没不可能有人不知道相国是卫子君。
也不是没有人向姬晏进言,说:“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危,今夏夫人婴儿皆言卫君之法,莫言大王之法,皆言卫君之功,莫言大王之功,是卫君反为主,大王更为臣也。”
进言者是宗室的贵胄们,他们本来就在变法之处被大大地削弱了势力,而随着夏国征战,一批出身布衣的人担任将军,他们的势力日益衰弱。
这一切的源头都被他们记恨到了傅白头上。
这些人因此在暗中遣人向夏君姬晏“进谏”,名为“进谏”实为离间。
本来他们以为,姬晏身为国君断不可能忍耐傅白功高震主,威胁君位。没想到姬晏只要一听有人向他进谏类似的言论,二话不说,就直接命人将那人处死,不带半点拖泥带水的。
旧贵族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,孝公姬晏这对父子是犯了什么邪,怎么一个两个的,都对傅白信任到这种程度。
唯有姬晏自己才知道,他自己是什么想的。
他为什么要忌惮傅白的权势声望呢?他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在夏国傅白说一不二,他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傅白是他夏国的相国。
只有夏国,只有他能够如此全然地对傅白交付信任。
他想……
他想让傅白实现他的野心,完成他的宏图。
姬晏想,是不是到了那时候,他就可以在傅白脸上看到不带那种嘲讽冷意的微笑。
他如此隐晦地期望着,注视着那人消瘦的背影。心中滋生着暗苔般,不可告人的心思。
以近乎虔诚的目光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傅白告病辞归。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