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:从此恩断义绝再无瓜葛 (第2/2页)
花千辞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看书网xxdcj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他觉得许靖只是一时糊涂而已,关个几天就该想通了。
没想到许靖倔脾气上来了也是格外固执,非但不妥协,还赌气不肯吃饭,把来给自己送饭菜的仆役都轰了出去。
再说煦和那边,战局也是一样的惨烈。两个人的拖延战术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。
虽说煦侍郎同管祭酒从前关系还不错,但如今管祭酒想劝他两句,他却是见也不见,在煦和面前也还是那句话——想去格物司,除非断绝父子关系,从煦家的族谱上除名。
僵持了几日后,一个炎热的午后,煦和召集双亲和妹妹,当着大家的面宣布了自己要离开这个家的决定。
煦微骂他的脑子热糊涂了,当场就要跟他翻脸。煦夫人也哭了起来,上前阻拦,不让他胡思乱想。煦侍郎却厉声叫她们都别管,要走就让他走,再也别回来。
就这样,煦和一个仆从也没带,留下了所有金银细软,只拿了几件换洗的衣裳,放在包裹里,出了家门。
煦侍郎和夫人还有煦微也跟了出来。
烈日当空之下,煦和对着煦府高悬的匾额跪了下来,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。
围观的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,议论着这是怎么一回事。
只见煦和掏出一把短刀,在掌心横划一刀,郑重地把血滴到面前摆放的一个瓷碗中,又拢起发梢,割下长长一缕,双手奉上,再拜道:“孩儿煦和,今日切肤还父,割发还母,从今往后,与煦氏断绝亲缘,再无瓜葛。”
说完,他在人们震惊的目光下起身,抬手将割过的长发一理,毫不留恋地大步走远。仿佛他当初一无所有地来,如今又一无所有地走,将这个家族、姓氏和血缘关系所代表的一切都抛在身后。
煦夫人当场哭晕过去,煦微赶忙招呼仆役扶她下去休息,自己也忙不迭地跟了去。煦侍郎则面沉如水,重重地关上了大门。
门前,煦和的断发和血迹还久久留在原地。
人群又议论了好一会儿,非但没散去,还越聚越多了。他们都不明白煦家这是怎么了,煦和怎么就从名扬江宁的神童沦落到被逐出家门的地步。有怀疑他得了失心疯的,也有痛骂他不孝的。
然而煦微虽然嘴上也把这个不争气的兄长骂了千万遍,内心却如明镜一般。待到母亲好些后,她悄悄来到父亲的书房外,朝里看去。
煦侍郎移动书架上的开关,书房的墙壁打开,里面便赫然出现了一个密室。
煦侍郎静默地伫立在密室门前,久久没有挪步。但是煦微知道密室里是什么。小时候,她见煦和悄悄溜进去过,爱不释手地翻看里面的禁书。她知道那是不被允许的存在,所以她不去冒这个险,只是远远地看着,把父亲和兄长的秘密藏在心底。
那么煦和为什么会长成今天的样子,他的父亲,一手建成这间密室的煦侍郎又怎会不知?某种程度来说,他才是煦和真正的启蒙恩师。
煦侍郎走进密室,手指在尘封的书脊上轻轻拂过,回忆起自己当年也曾有过的宏伟梦想。可是后来入了官场,忙于政务,又有了家庭,他的心态就渐渐改变了,无法再将个人的追求摆在首位。因为对他来说,保护他的妻子成了第一要务。
但是他的儿子还年轻,如果执意要去闯荡,他做为有过同样想法的父亲,又怎能不理解?不阻拦煦和,让他无所牵挂,自由自在地前行,同时在他身后默默地保全好这个家,就是煦侍郎这个不善表达的父亲能给儿子的最好的爱。
对此,煦和也心知肚明。他当街演出恩断义绝的戏码并不是做给父母,而是做给天下人看的,好教他们,尤其是三清教的人都知道,自己以后不管做了什么,都与他的家人没有牵连。
这是独属于他们父子的默契。
煦微眼见着父亲从密室中走出,点燃火折,丢进去,将密室里的禁书烧了个干净,不知为何自己的眼眶也有些湿润,强忍了半天才将泪意憋回去。她的哥哥不在了,她以后就是父母的依靠了,要比从前更加坚强。
于是煦侍郎清理好痕迹,走出书房的时候,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迎了上去,告诉他母亲已经无恙了,只是暂时还没有胃口。
这一晚,原本的四口之家只有父女两个人相对无言,沉默着吃完了一顿晚饭。
而煦和则正式在格物司安顿下来,独自一人,开始了新的人生。